感应回火
回火通常是在硬化之后进行的热处理工艺。其目的是减小工件经过硬化处理之后的硬度和相关的内应力。因避免与负载相关的脆性断裂,回火通常可提高强度。回火一般是炉内工艺,在大约 180–300°C 温度下处理工件 1–2 小时左右,而淬火和回火也在高达 700°C 的温度下进行。
在感应硬化中,使用短时奥氏体化方法,即在短暂时间内感应加热到较高温度,以达到与长时间炉内加热相近的效果。高温回火也有相同的效果。因此,处理时间缩短至几秒。特别是在硬化和回火加热可由同一台感应器完成的情况下,生产效率优势显著。
回火的一种形式是自退火(余热回火)。这种形式利用淬火后短时间内仍存在于工件的预热。尽管经过淬火,但余热仍存在于工件深层,而且在工件横截面上均匀分布。
根据具体工件,必须精确调整在感应回火或余热回火期间选择的回火行为。